关于海鸥和海鸥篇

下午把海鸥看完了,比看樱桃园的时候简单易懂的多,看完的第一句感想是,别人的喜剧和我以为的喜剧果然是不一样的……咳,以下是正文。

 

在戏剧中,海鸥是妮娜也是特里波列夫。妮娜是特里波列夫的希望也是绝望,特里波列夫因对妮娜狂热的爱而写作,却又因为妮娜在出演戏剧时对其下隐藏的含义一无所知而愤怒、怨恨以致绝望。特里波列夫无意中打死了海鸥,就注定要有特里果林的对妮娜感情的轻率让他向海鸥(妮娜)开下的致命的一枪。而特里波列夫,不仅仅是来自母亲的冷漠和妮娜的拒绝,从第一幕里母亲朋友们的态度,到他第一次演出戏剧时候在场几乎所有人的戏谑,我甚至觉得整个四幕剧都是异常缓慢的谋杀,最后特里波列夫向自己开枪,他早已对自己的命运有过预言。

 

“我做了这么一件没脸的事,竟打死了这只海鸥。”

 

“我不久就会照着这个样子打死自己的。”

 

 

而海鸥篇当中,起初最明显的“海鸥”当然是欧阳,他的父母在童年时期加诸给他的阴影就像特里波列夫饱受的折磨,他向父母寻求认同,但是得到的只有他们的冷漠。大学前优异的成绩就像是特里波列夫最初为了向母亲和妮娜证明自己而走上的那条看似美丽的写作之路,在剧中,医生一开始就告诉特里波列夫,如果毫无目的的走下去,定会迷路,他的才华会把他葬送,所以同样地,即使在拿成绩也无法换回来父母的认可的时候,欧阳就在这里迷路了,特里波列夫为此自杀,欧阳自暴自弃。但同时,欧阳也是妮娜式的海鸥,妮娜是知道自己要追求戏剧的,所以即使受到特里果林的伤害,被父亲和后母驱赶出家庭,甚是一无所有,被生活折磨的奄奄一息,但最后她还是奔向那架马车,继续回到舞台上演完下一个冬季。欧阳知道自己喜欢编程,也自己选择了这个专业,在后期甚至开始重修线代刷分,这是特里波列夫所缺乏的目标,是他不敢放弃的自欺欺人,也是妮娜在承受过悲剧之后继续面对生活的,孤注一掷的勇气。

 

第二位海鸥我个人认为是高老师了,家庭因素第二次高亮,我们对最亲爱的家人总是抱有最严苛的标准,一旦得不到理想中的认可,带来的伤害是成倍的痛苦。另外在特里波列夫和妮娜之间,我偏向于前者,但这个选择对照起上文说欧阳和妮娜的关系的前提下,隐含着注定的悲剧结局,妮娜离特里波列夫而去,欧阳便不会给高老师回应,这一刀捅的自己太痛,所以我还给自己留了希望,欧阳和高老师之间并不完全对应特里波列夫和妮娜,我还是相信他们之间在互相救赎,人会因为邂逅而改变,高老师是把悬崖边的欧阳从特里波列夫推向妮娜的人,我想HE尚有一线生机。

 

最后的海鸥是小白,从漫画里已经能推断出她的家庭同样给她带来不幸,长久的折磨也是杀死海鸥的一枪。而在女寝的争论当中,显而易见的是小白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持不可知论,即使妮娜也曾爱过康斯坦丁,但她仍旧读不懂特里波列夫的戏剧,人们对痛苦不同的感知在某些时刻对那些希望寻求理解的人是残忍的。我想知道在小白和其他人讨论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心境呢,是希望向她们求救,亦或是被伤害的更深。但是无论哪一种应该都会带来痛苦吧,所以才转向墙面蜷缩起来。

 

在漫画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主角身上的家庭问题,对所有家庭关系不幸的人来说是挣不开的梦魇和孽障,我曾经在别的小说里看到有人用背着父亲逃出特洛伊的埃涅阿斯来隐喻这种如影随形的悲剧根源,而要把背着的,甚至已经长进骨血里的重担卸下,要多大的勇气啊。戏剧中特里波列夫的母亲阿尔卡基娜在对待爱人特里果林时,有一段对话里我感到了强烈的控制欲,和《樱桃园》中柳苞夫那种爱这一块要把她坠入水底的石头的爱法完全不同,我甚至在批注的时候想到了莎乐美,如果把这种感情态度延伸到她对待特里波列夫身上来,这就是扼在特里波列夫脖子上的绳索。再把这种隐喻投射到海鸥篇的三人,真的非常令人难过。

 

除此之外,看到龙妹说这篇埋下了大量的伏笔,就不由自主的开了其他的脑洞,比方说把同为中央空调的张伟和特里果林联系起来的话,阿雪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也成为海鸥团一员,又或者像玛莎一样,与其无望的等待下去,不如把爱情从心上摘下来,连根拔起。

 

最后,契诃夫的戏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直白的展示了生活中的片段,不加掩饰,不加美化,初读的时候总觉得像白水一样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来留下惊心动魄的回忆,但直到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同样的故事,那些曾经流过脑海的台词又会悄无声息的涌动出来,一遍又一遍的,直到让人泪流满面为止。而海鸥篇也是同样。继续期待未来每个周末的更新。

评论
热度(17)

© 无头女孩异闻录 | Powered by LOFTER